因對新冠后遺癥的擔憂,保健品成為更多消費者的囤貨必備。
雙十一期間,京東平臺輔酶Q10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3.5倍,魚油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2.5倍。湯臣倍健、Swisse電商銷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超20%、30%。
焦慮衍生的消費習慣得以延續(xù),保健品企業(yè)也得到了真金白銀的營收。2023年前三季度,湯臣倍健實現(xiàn)營收77.8億元,同比增長26.34%;Swisse中國市場營收則同比增長了40.8%。
但二級市場的反應卻不熱烈。湯臣倍健股價已較年初跌近20%,Swisse母公司健合國際也跌去了30%。
“吸金”的保健品行業(yè),為何不受投資者歡迎?
01 焦慮驅動的“新剛需”
從電商平臺的銷售數(shù)據看,維生素、輔酶Q10等與新冠康復相關的產品需求在今年初達到小高峰。
EarlyData數(shù)據顯示,今年一季度,呼吸道健康產品同比增速達到288%。其商業(yè)分析總監(jiān)Suya告訴36氪,今年一、二季度,電商保健品的同比增速超30%,三季度也維持著25%以上的同比增速,情緒健康、護肝、美容養(yǎng)顏、心腦血管健康類產品今年的需求都非常亮眼。
Suya補充道,放到更長的時間尺度來看,疫情三年間,無論是一線還是三四線城市,消費者對營養(yǎng)保健產品的接受程度都有普遍提高。
打開小紅書也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大病沒有、小毛病不斷的年輕人早已“對癥下藥”:關注心臟健康的必備輔酶Q10、熬夜怕傷肝的會吃護肝片、擔心腸道健康的會買益生菌……有人每天服用的膠囊、片劑加在一起甚至近十片。
盡管保健品的功效見仁見智,但一個明顯的趨勢是,年輕消費群體正接棒中老年群體,成為營養(yǎng)保健品消費的中堅力量。保健品消費的泛齡化,也將這個歷史悠久的產業(yè),再度推上了高速增長的快車道。
圖源:艾媒咨詢
歐睿數(shù)據顯示,2022年維生素與膳食營養(yǎng)補充劑(VDS)行業(yè)零售總規(guī)模約2001億元,較疫情前增長了19.8%,人均消費額及滲透率較美澳等發(fā)達國家有很大提升空間。
高客單價、高復購、低滲透率的特征,也吸引了資本和大批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據36氪不完全統(tǒng)計,近三年以來,已有二十余家營養(yǎng)保健品牌斬獲融資,其中絕大多數(shù)品牌的成立時間不超過五年。
圖:部分功能性食品品牌融資情況來源:36氪據公開報道整理
創(chuàng)立于2020年的BUFFX,在產品尚未上市的情況下,僅靠著“功能性成分+軟糖”的概念,就獲得了來自紅杉中國和梅花創(chuàng)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。KOOYO、minayo等品牌,一年內就完成了三輪融資。
德勤管理咨詢生命科學與醫(yī)療健康行業(yè)合伙人唐正曄告訴36氪,大眾消費市場對健康管理的需求分散、變化速度快。因此,新興品牌在精準觸達某一類人群后,發(fā)展速度非??臁?/p>
值得注意的是,盡管新興品牌們將原有的膠囊、片劑換成了日?;娘嬃?、軟糖,竭力在包裝上營造差異化,但其自身的技術壁壘并不明顯。唐正曄也表示,目前市面上活躍的新興品牌大多缺少研發(fā)、供應鏈的支持,也沒有完整的體系規(guī)劃,存在后勁不足的問題。
且由于我國現(xiàn)行法規(guī)中并不存在功能性食品的概念,監(jiān)管對產品中功效成分的實際含量沒有要求,“概念性添加”現(xiàn)象并不少見。包裝花哨的新消費品牌,距離撼動整體保健品大盤,仍有一定的距離。
02 消費者更青睞“洋品牌”?
保健品在我國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生意,農夫山泉鐘睒睒、娃哈哈宗慶后、巨人集團史玉柱,早年都是靠保健品賺到了*桶金。
只是如今,重現(xiàn)二十年前的保健品造富神話并不容易。
一方面,傳統(tǒng)勢力賴以生存的直銷、藥房渠道增速放緩,線上渠道的推廣費用又連年上漲?;蛞惨虼?,早年通過代購及海淘渠道成名的海外品牌,成為渠道結構轉換的*受益者。
魔鏡數(shù)據顯示,2022年,中國保健食品市場以美國、澳大利亞、日本、新西蘭等海外品牌為主,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70%,國產保健品品牌占比約30%。
另一方面,由于國家對保健品原料目錄的嚴格把控,國產品牌在品類創(chuàng)新上也有局限。
信達證券研報顯示,中國保健品配方相比美國等發(fā)達國家較少,新增配方獲批流程漫長。據其統(tǒng)計,企業(yè)“藍帽子”(中國保健食品專用的標志)的獲批時間接近五年。
相比之下,通過跨境渠道進入國內市場的保健品無需批文,僅需滿足原產國的生產標準,即可向國內消費者展開零售,大大提高了企業(yè)應對市場需求的靈活性。
為搶占新興賽道的市場份額,大型保健品企業(yè)、藥企甚至食品企業(yè),紛紛向海外品牌拋出橄欖枝。2015到2018年間,跨國并購的案例屢見不鮮。
2015年9月,當時還未更名的健合國際(原名合生元)宣布斥資13.9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知名企業(yè)Swisse 83%的股權。之后的2016年,健合國際又宣布,以3.11億澳元收購Swisse剩余小股東17%的股權,實現(xiàn)100%控股Swisse。
隨即,新希望也拿下了Australia NaturalCare,湯臣倍健靠著收購LSG獲得了益生菌市場的發(fā)展紅利。
從消費者的視角出發(fā),Swisse、Blackmores等海外品牌在累積用戶群體的同時,也潛移默化地搶占著消費者心智,功效成分含量明確的產品更獲得認同。
這也導致,消費者對“洋品牌”更信任。有消費者對36氪表示,海外知名品牌的成立時間早、研發(fā)積累足,產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更多,較國內品牌性價比高。
供職于國內某大型保健品原料廠商的王敏則認為,上述認知存在誤解。他向36氪分析,國內對保健品服用量有嚴格的要求,以輔酶Q10為例,本土產品的添加量被限制在30到50mg,而海外品牌的添加量可以達到400mg,“標準的設定主要還是從國人的體質出發(fā)的”。
消費者對海外品牌的青睞,也為“假洋牌”留下了鉆空子的空間。
“很多跨境小品牌的產品原料實際是由國內的中小廠流出的,只是在海外完成了貼牌包裝程序,再通過跨境渠道回國銷售。”王敏說,“這些產品的穩(wěn)定性、降解速度是沒法跟國內大廠比較的。”
03 新周期與舊問題
今年3月,湯臣倍健董事長梁允超在致股東信中寫道:“后疫情時代,膳食營養(yǎng)補充劑一定會出現(xiàn)更多品類、更多品牌的增長機會。問題是,湯臣倍健能接住多少(機遇)?”
事實上,被公認為保健品龍頭的湯臣倍健,如今正處于轉型的檔口,公司致力于打造的多品牌矩陣也尚未成型。
圖:湯臣倍健近年業(yè)績表現(xiàn)來源:36氪制圖
2019年至2022年,湯臣倍健營收增速逐年放緩,凈利潤波動明顯。投資者對其業(yè)績的穩(wěn)定性報以懷疑,公司股價也隨之大起大落。
湯臣倍健的問題并不是孤立的。對于眾多從業(yè)者來說,新周期的到來,并不意味著行業(yè)留存的舊問題已經消失。
“只要有一個品類火了,大家就會一窩蜂地跟進。”
王敏舉例道,“日本核污水排放的當天,朋友圈全都是賣碘鉀片的。”再比如,維生素等基礎補劑的市場已近飽和,“為了能多賣點貨,從原料端到生產端,幾乎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在卷價格。”
《每日經濟新聞》曾報道,益生菌領域存在諸多亂象。有益生菌代工行業(yè)的人士直言,某地益生菌代工廠,*的特點就是“敢寫、亂標、價格壓得低”,還有多位代工廠的工作人員指出,益生菌的代工價格很低,零售價基本是出廠價三倍以上。
究其根本,保健品行業(yè)的整體研發(fā)門檻不高,一個品類被熱捧后,就會很快由藍海變?yōu)榧t海。
阿里健康數(shù)據顯示,2021年,益生菌行業(yè)商家數(shù)同比增長50%,商品數(shù)量同比增長82%。在同質化的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中,營銷成了品牌制勝的關鍵。
2018年至2022年,湯臣倍健銷售費用由16.5億元漲至31.69億元,預計未來兩三年內銷售費用率在35%到40%區(qū)間。同為保健品概念的東阿阿膠、燕之屋,2022年的銷售費用率也在30%上下。
但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行業(yè)靠營銷驅動的發(fā)展模式并非長久之計,基于原料的產品創(chuàng)新仍有可為之處。唐正曄認為,國內產品的發(fā)展實際上是落后于客戶需求的,市場上缺乏針對某一類人群的系統(tǒng)健康管理解決方案。
唐正曄表示,營養(yǎng)保健品的消費終究會回到場景化上來,年輕人的抗衰老、初老人群的三高,以及女性的美容、瘦身需求都是潛力很大的發(fā)展方向。
Suya則認為,國內消費者對保健品的認知還有提升空間,“在成熟度更高的歐美市場,保健品一般被視為對膳食的一種補充,消費更為‘日?;?rsquo;。”
可以肯定的是,中國保健品市場仍處在發(fā)展中早期,疫情后部分品類的爆發(fā)式增長,只是行業(yè)發(fā)展過程中的一個注腳。在品類結構、銷售渠道、需求群體的快速變化中,仍存諸多發(fā)展機遇。未來,如何在同質化的競爭中脫穎而出,將會是所有參與者共同面臨的必考題。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