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宇宙無疑成為了當下無論是科技還是服飾領域火爆的概念之一。
根據市場研究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發(fā)布的《元宇宙全球市場軌跡與分析》研究報告,2022年元宇宙的全球市場價值估計為1944億美元,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7586億美元。
2021年“元宇宙”還成功入選由國家語言資源監(jiān)測與研究中心發(fā)布的“2021年度十大網絡用語”,但概念里包含了“宇宙”二字總會給人一種虛無感。
現在有了元宇宙超市、加密貨幣與NFT、虛擬地產等等一系列新玩法,通過品牌進入我們行業(yè)人的視線,仿佛這種東西已經擁有了一種資產屬性。
而在1992 年,美國著名科幻大師尼爾·斯蒂芬森在其小說《雪崩》中這樣描述元宇宙:“戴上耳機和目鏡,找到連接終端,就能夠以虛擬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擬、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擬空間。”
我個人的理解或許元宇宙的發(fā)展還需要很多年,消費與資產是2個不同的緯度。現在我所看到的是元宇宙想把兩者融合,也或許正是因此才備受關注。
但我對消費的看法比資產更清晰,所以如果我可以更簡單化的去理解元宇宙對消費的幫助,那就是以虛擬產業(yè)為背景的數字時尚將為品牌提供新機遇。
根據摩根士丹利的數據稱,對時尚和奢侈品牌的虛擬產業(yè)需求預計將從目前的較低水平進一步增長,到2030年,虛擬產業(yè)將為時尚和奢侈品行業(yè)帶來500億美元的額外收入。
如果元宇宙中虛擬現實技術是真正吸引年輕一代的底層邏輯,那我們作為服飾行業(yè)只要找到在虛擬產業(yè)中,能為數字時尚提供發(fā)展的方式,就可以找準一個方向。
因為在數字時尚的世界里,這些年輕消費者是真正的原住民,他們對時尚的認知比前幾代人更加復雜且多樣化。
例如年輕一代對游戲皮膚的喜愛,這種數字服裝的概念早已成為年輕一代的日常,是他們這一代表達喜愛與自我的一種方式。
所以在當下年輕人將現實與虛擬的邊界逐漸自主模糊的形態(tài)下,他們所信仰的品牌,是能夠提供更加數字化服務與體驗,且非常理解他們偏好的品牌。
再細分到一樓來看,虛擬數字人就比較接地氣,目前在各大品牌的直播間、網絡節(jié)目等都有不同形象的虛擬人物出現,并且可應用的場景還可以不斷拓寬。
虛擬偶像不會有緋聞、不會有人設崩塌,虛擬偶像對于服飾品牌而言,安全可靠。
從市場角度出發(fā),虛擬偶像似乎可以成為打入Z世代消費圈的“解碼器”,是品牌與Z世代溝通的新方式。
前段時間,美妝虛擬人物“柳葉熙”不斷發(fā)布相關數據,其在抖音賬號才發(fā)布了4個視頻的情況下,粉絲已達800萬。此外,藍色光標公司已向美妝、母嬰、3C等領域內的品牌售出40個虛擬人直播間。
而根據艾媒咨詢發(fā)布的《2021中國虛擬偶像行業(yè)發(fā)展及網民調查研究報告》顯示,2020年中國虛擬偶像帶動的市場規(guī)模超645.6億元,預計2023年將達到3334.7億元。
虛擬偶像這種與眾不同的溝通方式,已然更符合數字時尚原住民的喜愛與偏好。
打造虛擬偶像也絕不僅僅是一個溝通手段,更重要的是讓不斷涌現新想法的消費者與品牌建立牢固的忠誠,這是每個品牌都應該有的目標。
所以這種關系的建立變得無處不在,全渠道也需要更加深度的理解了,不只是在線上線下、亦或是微信還是淘寶,全渠道更是無處不在。
在當下的中國市場,隨著年輕一代消費力的持續(xù)釋放,他們獨特的國貨情懷也直接影響著他們消費行為習慣,也將促使中國的時尚行業(yè)改變規(guī)則。
在過去的一年當中,只有 8% 的 Z 世代沒有購買過國貨品牌。對于國貨品牌而言,需要一個文化自信且更加具備數字時尚的新體驗。
在這一代年輕群體的推動下,國貨品牌以講述具有新科技范兒的國貨故事延續(xù)發(fā)展周期,不失為一個好方法。
盡管目前虛擬偶像還處在服飾賽道的早期階段,但已成為目前炙手可熱的生意,預計未來虛擬的數字時尚會越來越豐富。
根據頭豹研究所數據顯示,當前虛擬數字人市場規(guī)模已超2000億元,2030年將達2703億元,其中身份型虛擬數字人將在未來發(fā)展中占據主導地位,2030年市場規(guī)模占比65%。
品牌需要通過打造虛擬IP建立與年輕一代的深度鏈接。虛擬偶像為品牌做營銷的方式,是服飾品牌與消費者互動的新方式。
因為消費者對營銷和傳播的方式越來越敏感,傳統(tǒng)的營銷方式也越來越難以打動消費者,品牌營銷也隨之備受挑剔和挑戰(zhàn)。
以得到年輕一代的喜愛,不僅需要服飾品牌在互動形式上去創(chuàng)新,更要深入思考我們能做到的是什么。
所以我相信,經過一輪又一輪的升級,以及對消費者的深入思考,品牌圍繞虛擬產業(yè)的數字時尚打造,是更貼近年輕一代的。
對于所有服飾品牌來說,元宇宙都只是數字時尚的一部分,我們要優(yōu)先找到并建立與消費者互動的方式之一。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