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奶酪棒作為一種新的兒童零食,受到了不少人追捧。其中,“高鈣”、“高蛋白”是其更大賣點。
但是它也并不如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營養(yǎng)健康,很多新手爸媽在關注這些賣點的同時,卻忽略了奶酪棒中的不利因素。
奶酪棒,不是簡單的“奶酪做成的棒”。它是根據(jù)奶酪而衍生的概念,也是基于奶酪的優(yōu)質營養(yǎng)價值提出的營銷概念。
奶酪繁多 工藝不同
奶酪種類繁多,不過整體可以分成兩大類: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。天然奶酪就是用生牛奶經過凝乳后、脫掉適當?shù)娜榍逯谱鞫傻哪汤?。按照制作工藝不同,可以分為三大類?/p>
1
新鮮奶酪
質地類似于酸奶的半固體狀奶酪,無需成熟。
2
軟質奶酪
凝乳后沒有經過壓制,質地比較軟,成熟期短。
3
硬質奶酪
凝乳后經過了壓制,質地比較硬,成熟期長。
而再制奶酪,則是上述奶酪添加了其他成分后重新制作的奶酪。
目前國內市場銷售的兒童奶酪棒,絕大多數(shù)屬于再制奶酪。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:一是口感,二是成本。
對于大多數(shù)中國人來說,奶酪還是一種新鮮事物,很多人難以接受天然奶酪略帶苦澀的口感和味道。因此即便有的家長專門給孩子買了進口的硬質奶酪,可能孩子也就嘗一口就不再想吃了。
而再制奶酪就不一樣了,為了改善口感,很多廠商會在其中添加白砂糖、奶油等讓奶酪變得香甜可口的成分。
比如,很多兒童奶酪棒的配料表前幾位通常是稀奶油、奶酪、白砂糖、水、乳粉等。
奶酪棒含鈣量高 熱量和脂肪更高
縱觀市面上所有的奶酪棒品牌,幾乎都會打著補鈣的噱頭,宣稱其鈣含量有多高。
的確,廣告中的”3 倍牛奶鈣含量”并不是虛假信息,但事實上,奶酪棒的熱量和脂肪都遠遠高于牛奶。
從《中國食物成分表》(北京大學醫(yī)學出版社)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來,為了獲得 3 倍的鈣,孩子需要攝入比牛奶多 4 倍的熱量和脂肪。
過多的熱量和脂肪會導致孩子變胖,也容易增加孩子成年后的健康風險。
這筆帳,怎么看都不劃算。
健康的嬰幼兒零食不應高糖高鈉
結合上述營養(yǎng)成分對比表可以看出,其中的碳水化合物除了奶制品自帶的小部分乳糖,主要是外加的白砂糖。
糖對于孩子的健康隱患無需多說,會導致蛀牙、肥胖、代謝綜合征,還會讓孩子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。因此建議一歲內的孩子不要吃糖,一歲后也要嚴格控制。
吃糖越多,對甜味就越依賴,孩子也會越抗拒健康的食品,進一步養(yǎng)成挑食偏食的飲食習慣。這種惡性循環(huán)更使得孩子難以獲得全面均衡的營養(yǎng)。
不僅如此,奶酪棒的鈉含量更是不容忽視,對比起來是牛奶的 6 倍多。
幾乎所有的商家都會宣傳奶酪棒的高鈣,卻很少提及糖和鈉,這種避重就輕的套路也給家長們傳遞了一個錯誤的信息——奶酪棒高鈣、營養(yǎng)、健康。
但說到底,奶酪棒只是“含有奶酪的高鈣、高糖、高鈉、高脂肪的糖果”而已。
家長在選購時一定要仔細看一下配料表,如果配料表中,除了奶、鹽、凝乳酶、XX 菌,還出現(xiàn)了白砂糖、奶油、多種添加劑、香精等,那就是奶酪棒而非真正的奶酪。
奶酪棒與奶酪的區(qū)別,就像乳飲料和牛奶、果汁飲料和果汁的區(qū)別那么大。
總之,奶酪棒作為一種零食,不宜過量攝入、更不宜讓兒童在餐前食用。
在線咨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