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瓶:既方便又存在隱患
快要添寶寶的家人,在準備嬰兒用物時,總忘不了買一個奶瓶。當新生兒出生后,看到產婦奶水不多,就馬上用奶瓶給新生兒喂奶或水。為了圖省事,幼兒長到兩三歲時,還繼續(xù)使用奶瓶。其實,這些做法是極為不妥的。
新生兒出生后,產婦可暫時無充足的奶,但擠壓奶頭可見有較清的奶水溢出,此奶稱為初乳,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抗體,能提高新生兒免疫力,增強抗病能力。同時,讓新生兒充分吸吮母乳,可刺激產婦早下奶,并促使產婦子宮復舊,減少產后出血。一般情況下,新生兒出生后,無需添加奶水。
若在炎熱的夏天,出汗多時,可用小匙少量喂點水。如果新生兒出生后,就用奶瓶喂奶粉,不但使新生兒得不到產婦初乳中含有的營養(yǎng)物質,而且,吸吮橡皮奶頭要比吸吮母乳省力,若改為母乳喂養(yǎng)時新生兒則出現乳頭錯覺,有拒奶、煩躁等現象,造成母乳困難,使產婦奶脹而誘發(fā)乳腺炎。久之不吮,還可使產婦乳汁減少。
幼兒一周歲斷奶后,不少家長又讓幼兒抱起了奶瓶。殊不知,處在生長發(fā)育時期的幼兒,長期吸吮橡皮奶頭,可能引起幼兒下頜骨突出,造成口型的改變。因此,幼兒一周歲后,建議改用口杯喝水為宜。
- 分享到:
- 更多>>